「這是普世價值,無須爭抝!」過往與人交流如何看「多元」、「共融」的價值觀,總會有片刻的沉默和思考,有時更會反問如何定義「多元」又或是搬出各種「共融」的理論,感覺是一樣很複雜的事。
「不少人仍在為基本生活所需而掙扎,每天奔波勞碌,賺錢謀取生計,生活和經濟壓力已令人自顧不暇,難有心力和空間思考生命意義和關心其他人的需要。」這個說法讓人想起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(Maslow's Hierarchy of Needs),在此種信任和安全感均欠缺的氛圍下,實際影響一般人可以有更寬廣的胸襟去接納其他人,難以談論擁抱多元的理念,大大窒礙「社會共融」的發展。不難理解這個眾生相,但疑惑是社會上都有不少中產階級及以上的有識之士,他們不用為最低層次的生存需要而張羅,這群精英有亮麗的學歷、令人羡慕的事業成就和社會經濟地位,不乏各界別中的領袖,他們不就是推動社會共融的重要力量嗎?
「我們需要更多人行出來發聲倡導,需要集合不同的有識見人士、團體一齊推動。」他有多年走入社區的經驗,分享近年多了些人愛在鄰里中刻意挑動惡言惡行,阻止街坊一齊討論長者福利及民生議題,但當有首位居民敢於發言,分享自己真實生命故事,講述照顧家人的辛酸和心聲,激勵美善一面出來,就帶動越來越多人公開分享,吸引越來越多街坊耐心聆聽和討論,逐漸凝聚鄰里中的正面能量,原先的惡人早已靜靜地消失。過程很不容易,是個「逆流而上」改變現時社會風氣的信念和運動。從另一個角度思考,正因為存在著種種不利條件,更加需要集合不同的有識見人士、團體一齊推動,持續去做「多元」、「共融」的教育工作,才可能逐步移風易俗。
歡迎光臨 OCC Forum (https://oneclickcarehk.com/forum/) | Powered by Discuz! X3.3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