OCC Forum
標題:
TVB 周刊專題報導
[打印本頁]
作者:
occadmin
時間:
2017-8-17 11:32
標題:
TVB 周刊專題報導
於 2015年9月21日出版的《TVB周刊》第952期有介紹「天使綜合症」 和本會成立的專題報導。
有人説,子女的笑容是父母最大的安慰。為令心肝寶貝健康成長,爸媽竭盡所能,給他 們最好的。Joson與Joe五歲的女兒詠寧臉上總掛着微笑,但這笑容未必能反映她的感受,因為這是「天使綜合症」的一個表徵。患上這罕有遺傳病的人生活與其他人不同,但詠寧父母不只要他們這些小天使笑得燦爛,亦希望更多人了解他們笑容背後的世界。
缺乏安全感睡不過四小時
第一次認識詠寧是在她家中,她一看見我們便手舞足蹈的逗我們玩,雖然她不會説話,表面看來有點像弱智人士,但笑容十分燦爛。即使冷靜下來,她的嘴角仍是微微向上,給人很開朗的感覺。鏡頭一轉,當他們一家準備外出時,父母要出盡力氣,按着不斷掙扎的詠寧,才能順利地給她穿上鞋子。爸爸Joson説詠寧是很有個性的小朋友,「她知道我們想她做一些事情,她不想跟我們的意旨去完成,她就會不喜歡,會鬧情緒,是她的特性。」
詠寧需要很大安全感,走到陌生環境或人多的地方,便會鬧情緒,不斷弄自己的手至流血亦不會停止。 這時,父母就要出盡法寶分散她的注意力,例如隨手把膠袋吹脹當氣球玩。
照顧詠寧很花心機及時間,少些精神都不行,但睡得好對Joson與Joe來説亦不容易。因為天使綜合症患者很難連續睡多於四小時,詠寧凌晨醒來便會找爸媽玩,他們倆會輪班照顧女兒。
積極面對努力教導
詠寧在兩歲時才證實患上此病,Joson都花了一些時間接受,「每個人自己都有心魔的,怎會不介意別人怎看自己?我也不想別人這樣看我女兒,我要去接納和面對個女兒,繼而不介意別人怎看我們這個家庭。」
天使綜合症是罕見的遺傳病,成因是第十五對染色體出現缺失,或基因突變。患者主要是發展遲緩及腦部發展缺失,一般都不能發展語言,約有一歲半至兩歲兒 童的智商,頭形亦有異常,亦會不時抽筋,本港現時有約五十個病例。此病病徵與自閉症及大腦性麻痺相似, 但如果斷錯症便不能「對症下藥」,協助他們發展。
Joe曾聽説患者沒有走路的能力,但在加拿大病人組織的聚會看見有病友能走路,便努力教導女兒.最終 詠寧在四歲半時踏出了她人生第一步。「別人學十次,她要學一千次,她都未必可以,但是一學懂了,就會好開心,我們不要因為這是嚴重傷殘的界別,而去規限一些可能性。」
社會認識不多容易誤解
天使綜合症的小朋友不喜歡別人觸碰他們,」Joson與 Joe很難幫她刷牙。詠寧小時候曾因蛀牙要做拔牙手術,手術後循例留醫一晚觀察。但Joson知道女兒在陌生環境不但不能休息,亦會大吵大鬧打擾其他院友,所以向護士申請出院,但該護士從沒聽過天使綜合症,不明白詠寧的需要,更批評Joson不懂照顧小孩。一番擾攘後,他們得到一位了解此病的醫生簽字,才能回家休息。
他們又曾經帶詠寧去驗眼,由於麻醉針對這病患者的效力較一般人弱,Joson便向診所姑娘解釋情況,希望可以較先安排女兒驗眼。但姑娘不明白所以拒絕,最 後詠寧於麻醉藥過後才獲安排驗眼,Joson回憶起都感心痛,「我們幾個人按着她,她不斷掙扎,臉都擦損流血了,醫生還是未能成功驗眼。」他不希望其他天使綜 合症患者及家屬,會經歷這些委屈及無奈,故衍生成立 關注天使綜合症組織的念頭。
成立關注組織助己助人
Joson夫婦為天使綜合症基金會籌備了兩年,得到不少有心人幫忙,有不同範疇的專家擔任他們的顧問,又找到會計師Andy義務擔任天使綜合症基金會的財政總監,他們更在八月成為註冊慈善團體。Andy説是被Joson的理想感動, 「作為發起人,自己小朋友又有病,又要照顧她,其實我會想你還怎會有時間去搞這個組織呢?但Joson有很大的決心。」
天使綜合症基金會正式成立了不久, Joson—家認識了另一個「天使家庭」。兩家人一見如故,不斷分享自己的經驗,亦在對方身上找到不少共鳴。Apple遇到 Joson—家,看見詠寧的發展,覺得很鼓舞,對未來更有希望,會努力教患病的三歲兒子走路,「並肩作戰和 孤軍作戰,分別很大。因為大家真的可以交流下一些資訊,尤其她的女兒比我兒子大一點,我可以聽她的經驗分享,及早預防一些事。」
五年前,Joson與Joe家中來了詠寧這位小天使。除了改變了他們的生活,亦令他們變得更堅強勇敢。他們不但把希望帶到別的「天使人家」,亦把積極的精神感染其他人。
TVB周刊 | 21-9-2015
歡迎光臨 OCC Forum (https://oneclickcarehk.com/forum/)
Powered by Discuz! X3.3